网红文创空间如何走好产业与流量的平衡木

作者:上海写字楼时间:2021-10-16

如今,众多依托旧厂房、老建筑改建的文创空间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一大特色。这些文创空间既展现了国家产业调整的方向与当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又将海派文化的精神内容以现代创意产业形式加以展示。随着媒体曝光量的增加,不少文创空间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但是,在走红的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流量化对文创产业本身发展的影响,如何平衡“流量”与“产业”是目前文创空间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文创产业园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

“二十多年来,上海这座城市上演了上百万产业工人下岗转岗,上万家企业关停并转、调整搬迁的悲壮大戏。但是,工厂倒闭并不意味着厂房倒闭,几千万平米的闲置、空置厂房,成了城市更新最早最快、成本最低的切入点和捷径。”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市文创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夏雨于《上海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案例》中写道。我们今天熟知的金地威新·8号桥hotel、金地威新·三邻桥等文创园区的原身都是早期工业厂房遗存,在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结合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现代产业,不但使老建筑再次焕发生机,还将建筑所展露出的街区精神与海派文化传承下来。


留置在城市核心区域的厂房主要分为办公和商业两个改建方向。早期的闲置厂房多由原工厂团队自己运营,将办公区域部分出租给外界企业,而原本用于仓储、生产的厂房车间仍处于闲置状态。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创园区多为第三方团队向工厂方租借厂房并进行改造经营,包括前期调研,整体园区改造工程,以及后期招商、市场推广等整体的园区运营。据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徐静介绍,现有的上海市文创产业园可以大致分为综合办公区、商旅文旅体验区、主题产业集聚区以及文旅商综合体,园区中主要入驻的企业类型包括有文创公司办公室、个体工作室、文创活动工作坊、创意工坊等等。


受上海市认可的文创园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城区,截至今年10月3日,上海市共有169家文创园区。《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分布及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根据上海市文创办统计,201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227.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符合市级标准的园区数量已达137家,分布在15个区,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两万多家,包括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企业及时尚、设计等新兴领域企业。


金地威新·8号桥创意产业园是上海最早创办的文化创意类产业园之一。“8号桥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意设计园区,园区内以创意设计为主题的企业会比较多”。8号桥创意产业园负责人倪伟源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8号桥从2003年开发建国园到如今建成滨江园,园区入驻企业类型不断发生改变——从建筑设计转变为产品设计,再到如今以互联网交互设计和直播营销公司为主——这一系列改变与不同时代市场的发展与产业的偏重密切相关。“在2003年那个阶段,特别是房地产的发展会非常快,包括很多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也比较快,所以这一波起来的时候,很多的海外设计公司业务量是非常迅猛的”。到了开发二期、三期园区时,市场注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推崇中国自主的产品设计,主打产品设计的企业大规模入驻。2015年,“互联网+”成为风口上的概念,很多与互联网有关的设计公司,比如从事UI设计、UX设计以及虚拟现实设计的公司进入园区。


文创空间要如何面对“流量”诱惑?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对2019-2020年度137家市级文创园区进行了评估,并形成了《2020年上海市级文创园社会影响力指数》报告。其中,“社会知晓度”和“品牌传播能力”都是重要的一级评价指标。对依托老建筑创办的文创空间而言,社会知晓度的提升与之带来的客流量能够让市区政府更加重视周边街区环境,老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修缮;同时,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商业活力,该空间也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和商家入驻。但随着媒体曝光度与客流量的增加,文创空间是否能保持创办的初衷,空间运营又应该怎么把握“流量”与“产业”的度?


“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之下,‘文创’就是把长久积淀的、不可见的文化,转化为能够快速理解和传播的、可消费的‘产品’”。有人士认为文创空间的创办不应该仅以盈利为目的,设计文创产品的核心与意义是将其中包含的“文化”以产品的形式向外界传播,“我们做文创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坚持对于城市和建筑文化的深度研究,并借助‘网红街区’的力量向公众进行更广泛的知识传播。”


徐静则认为,有了好的管理手段,商业化、流量化并非不可取。如何控制商业比例、提升商业业态,做好限流措施是问题的关键。比如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有的网红园区里常常人满为患,所以园区加设了景区人数统计牌和限流方案,在每个主要弄堂口可以看到目前园内的总人数,并设立保安控制人流出入,维持秩序;其次,考虑到大量外来人员出入,区内还增设了微型消防站和公共厕所,保证园区内安全与卫生。


文创园区不仅是一个企业聚合体,也是产业的孵化基地,要对产业发展负责。倪伟源认为,过度的流量化、商业化会破坏整个文创园区运营的本质理念,“文创园区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办公场所,它其实要对这个产业负一定的责任,这是它的历史使命。除了提供出园区空间之外,你要做很多的工作去帮助、去促进产业的发展”。


除了对产业负责,园区也有着带动周边社区发展的社会公共职能。徐静介绍道,“如果说城市空间是各种城市活动的容器,那么文创园区除了为特定的企业提供成长空间外,也应该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载体,在更广义的社区、城区层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活化城市空间”。